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及课件
3.1.1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 田凯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粤教版)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依据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掌握如下知识:1.会根据任务的要求(如向某年级学生发艺术节的邀请函),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文本呈现方式,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排版,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图。2.掌握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常用文本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方法。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我们将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两个课时,即第一课时《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第二课时《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使用WORD软件编辑简单的文本,但是我校虽然此处县城,但是学生城乡差异较大,信息技术开课设节区别较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故我们将本节教学内容进行了分解,分成两课时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要对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必要的回顾讲解,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文本信息,表达意图。(2)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方法,认识信息加工的过程与基本特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常见文本类型和文本信息加工的评价要素;②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WORD2010加工日常文本信息,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文本信息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3.情感 目标: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感受信息技术给现代社会带来的方便快捷,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日常文本信息加工要点及具体操作方法,初步学会图文混排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表达主题内容和设计意图。
六、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主导。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讲授法、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示文本信息加工案例,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PPT展示文本加工前后的效果图,《邀请函》和《古诗歌欣赏》。引导学生观察文本信息加工前后的区别。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文本信息加工前后的截图,感受文本信息加工之后的版面、格式、色彩和整体效果,体会信息技术加工信息的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各种日常文本信息,从而更加快捷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表达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
【教师活动】:PPT展示本节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文本类型;
2.了解文本信息加工的评价要素;
3.学会用Word2010加工日常文本信息;(重点)
4.初步学会图文混排的方法和技巧,充分表达 自己的设计意图。 (难点)
(二)了解文本信息加工基本知识,明确文本信息加工评价要素
【教师讲解】:1.常见文本类型:
信函、论文、报告、通知、书籍、杂志等
2.常用文本处理软件:
u 记事本、写字板:简单的文字处理(.txt)
u Word:功能强大的字处理,具有国际通用性(.doc/.docx)
u Wps:符合中文用户的使用习惯(.wps)
3.文本信息加工评价要素:
① 文本表达的主题、意图是否鲜明;
② 版面样式是否符合阅读对象特征及应用场合;
③ 版面布局是否合理匀称,内容层次结构是否清晰;
④ 文字、标点是否恰当,排版是否符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规范;
⑤ 能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分析文本信息加工案例,明确文本信息加工要点
【教师活动】:展示文本信息加工案例古诗歌欣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信息加工要点。
【学生活动】:观察文本信息加工案例古诗歌欣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思考文本加工的主要包含的对象、内容及要求。
【教师讲解】:日常文本信息加工要点:
n 版面规格的设置:纸张大小、方向,页面边距等。(演示)
n 字符格式的设置:字体、字号、字型、颜色、文字下标等。(演示文字下标操作)
n 段落格式的设置:首行缩进、行间距、段落间距等。
n 图片格式的设置:图片样式、位置、环绕方式、大小等。
n 背景格式的设置:水印、页面颜色(填充效果)、页面边框。(演示)
n 页眉和页脚设置:页眉、页脚、页码格式设置。(演示)
n 文件的保存输出:DOCX格式、PDF格式。(演示PDF格式文件的发布保存)
(四)实践探究,掌握文本信息加工要点的基本操作
【实践任务】:用Word2010加工修饰一篇文章。要求:
1.文字(艺术字)、段落、图片等格式规范;
2.版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
3.图文并茂,主题突出,表达效果良好;
4.相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帮助,共同完成实践操作任务;
5.文件以“班次学号”(如:160315)命名,并导出PDF格式文件后通过极域网络教室提交。
【学生实践】:在所给3篇文章中选择1篇文章进行加工修饰,并提交加工后的PDF格式的文件。
【教师活动】:督促、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操作任务。针对性辅导答疑:普遍性问题面向全体讲解演示,个别问题个别辅导答疑。
(五)学生作品点评,巩固提高文本信息加工方法和技巧
【学生评价】:每小组选择一位同学,要求学生本人对自己加工修饰后的文本进行评价。
【教师点评】:对实践任务完成总体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学生所学,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六)课堂小结,梳理本堂知识要点,整体把握本堂知识内容
【教师讲解】:1、常见文本类型,常用文本加工软件;
2、文本信息加工评价要素;
3、日常文本信息加工要点;
4、图文混排的方法和技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