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概况>学府文墨>详细内容

学府文墨

澧县第一中学2006年十大成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曾昭玮 发布时间:2016-03-07 浏览次数: 【字体:

1、变压力为动力,保持学校持续发展。在教育政策有所调整的情况下,学校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振奋精神,沉着应对,夯实基础,稳步前进”的工作思路,正确决策,全校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学校大局稳定,管理秩序良好,高中生源爆满,建设稳步推进,两个文明创建成效显著。年底,省委、省政府授予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省市县各级领导和兄弟学校对我校发展模式和办学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

2、九澧实验中学初中停止招生,相应扩大高中规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共享公办普通高中资源的民办学校停止初中招生的通知》(湘教发【2005】126号)精神,县委、县政府、县教育领导小组决定,九澧实验中学初中停止招生,相应扩大高中招生规模、澧县一中和九澧实验中学高中共招生30个班。不仅保持了学校规模的稳定,教师队伍也无需分流或补编。

3、干部队伍进一步充实和提高。通过参观学习和集中整训,进一步更新了观念,找出了差距,明晰了努力方向,增强了工作活力。暑假期间,县委对学校干部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部分老同志因年龄原因从一线退下来,陈敦发、刘坤望两同志被提拔为副校长,羿小平、曾昭玮同志分别被提拔为教务科主任、办公室主任,龙朝文、任振松、杜晓荣三位同志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学校干部队伍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

4、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公开招聘教师28名,新进教师普遍受到师生好评。2006年1月8日,学校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主题举行师德论坛,陈延春、朱伟君2名老师荣获一等奖,樊孝梅、肖西梅、张丽华、郑文婷4名老师荣获二等奖,王庆、于琳、覃日胜、赵大莲、覃祥辉、孙亮等6名老师荣获三等奖。学校以《以人育人》为题对教师的演讲稿和班主任经验结集,发给全校教职工学习。4月30日,学校邀请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宁夏高中课改项目负责人、银川市教科所所长王玮光来校作《走进新课程:我们面临的压力与对策》的专题讲座, 5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应邀来校作题为《学校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学术报告。下学期,学校组织教工每两周集中学习一次。年内,学校还组织部分干部教师分赴湖北省夷陵中学、江西省临川一中、湖南省浏阳市一中等10多所兄弟学校学习考察。下学期学校安排8位青年教师新上高三,这些老师在高三教育教学中的表现受到学生欢迎。

年内全校教师在各种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65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60篇。34篇论文在各级教研论文评选中获奖。省电教馆、省现代教育技术协会授予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在课题成果评选活动中,课题研究报告《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获省三等奖;4篇(件)相关论文和课件分别获省一、二、三等奖;叶培斌老师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学校承担国家“十五”规划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的子课题《网络教育的综合性与传统教育的学科性优势互补研究》顺利结题,被评为优秀子课题单位。陈延春老师参加县演讲比赛获一等奖。陈延春老师的专著《你离名师有多远》、陈军老师的校园诗集《春天并不远》公开出版发行。

3月,省教育厅发文确认我校赵绪清、谢朝国、任振松老师为湖南省特级教师。4月,龙朝文老师被评为县劳动模范。6月,汤平、李冰华老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0月,李琼英、吴清波、胡梅生老师被评为县教育功臣。12月,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赵绪清校长“常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

5、教学工作进一步落实,办学质量居全市前列。

各教研组、备课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中心,组织教师深入钻研,每周集体备课活动落实。9月20日,省示范性高中建设指导专家组16位老校长应邀来校指导课堂教学,听课48节,专家们对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多媒体运用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教学上的不足,指明了努力方向,推动了教学工作。下学期,教务科组织39名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参赛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同时,组织27名新进教师开展汇报课活动。

在县以上教学竞赛活动中, 11名教师获奖,其中彭艳萍获省级二等奖,张林林获两项市级一等奖,金凤、陈莹获县级一等奖,陈江能、王莉、彭培学、张林林获湘鄂边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邓中南、向波获二等奖。改造了校园网,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2月底,参加湖南校本图书资料百校联盟首届校长论坛暨2006年高考联考工作会议,成为百校联盟的十所核心成员校之一。下学期,高中各年级考试都与岳阳县一中联合举行,使教学工作有了很好的参照。

2006年1032人参加高考,二本以上升学率48.17%(市招办统计数,不计招飞、省外艺术院校和特长生),居全市第二;最终录取本科院校709人,其中二本以上539人。2006年九澧实验中学607名学生参加中考,达一中正取线190人;全县中考前10名考生中,有9名来自九澧实验中学。

6、学生特长培养成绩显著。年内学生参加市以上各类竞赛,共有136名同学获奖。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获省级一等奖18人、二等奖30人、三等奖33人;获市级一等奖11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18人。在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高三学生王晴睿获国家级一等奖,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在2006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中,高三学生戴呈获国家级一等奖,学校获省级团体优胜奖。在第27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学生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王喜云老师获优秀科技教师奖。其中《通用性无待机功耗多元遥控装置》被推选参加国家科技创新大赛获三等奖,《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分别作了报道。学生创新作品《DTMF电器遥控桥》参加由教育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六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获提名奖。12月,学校隆重举办第19届科技艺术节,活动时间20天,开展了40多项活动。

在2006年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高中组、初中组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荣获精神文明队称号,夺得金牌13枚,打破2项市纪录、6项县纪录。在10月常德市第六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得乙组(省级示范性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创我校同类比赛历史最好成绩。吴飞飞同学在男子100米、200米比赛中均破市纪录,夺得第一名;钟丽同学在女子100米比赛中破市纪录,夺得第一名,在女子200米比赛中平市纪录,夺得第一名;王俊同学在男子110米、400米跨栏比赛中均破市纪录,夺得第一名。

在全市舞蹈、声乐、器乐比赛中,学生14人获奖,其中一等奖7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优胜奖2名。近年来,学生参加由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书画大赛,先后有34人次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18人次获得省级奖,21人次获得市级奖。

7、德育工作降低重心,增强实效。3月,组织学生上街进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以“向榜样学习,变感动为行动”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激励学生蓬勃向上。4月,学校开展义务献血活动,倡导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风尚。5月,举办法制报告会,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8月底,高一新生军训。11月,举行“远离网吧,净化心灵”宣誓签名活动。9月,对《澧县一中学生一日常规》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韵、160字的规范文本,制成匾牌悬挂于每栋教学楼楼梯口和校道醒目处。要求所有学生首先熟练记背,然后遵照执行,学生行为习惯得到了较好的规范。同时,学校按照规范要求设立“心灵之约”信箱,建起了心理健康教育室,对学生的学习、青春情感困惑、家庭矛盾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疏导。12月,举行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年底,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我校“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称号。积极争取捐资助学,资助贫困学生90人,金额104800元,还有一些社会人士、领导干部对口资助我校贫困生。

8、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近几年,学校以悠久的办学历史为依托,打造学校文化品牌。上学期,选印传统美德格言印发给学生,并分期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围绕弘扬中华美德出黑板报,结合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编印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新建水塔成为新的文化景点,塔顶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塔身书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格言。四栋教师公寓大楼分别命名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既增添了文化氛围,又揭示了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3月底,在海口全国“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及课程综合研究”课题会议上,赵绪清校长作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发言,受到大会高度评价,《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予以了报道。5月下旬,由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省教育学会、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报刊社共同主办的“汩罗素质教育论坛”在长沙举行,赵校长作了题为《提升学校文化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的发言,与会领导、专家和代表给予一致好评,该文在《当代教育论坛》全文发表,在省普通高中校长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2006年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11月中旬,“全国第三届科学发展优质基础教育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我校应邀参加论坛并以《文化内涵是最重要的学校内涵》为题作典型发言,引起与会代表强烈共鸣,中国教育宣传网对此进行了报道。

9、学校建设进展顺利。投资110多万元,完成了目前国内最卫生的直饮水系统建设一期工程,保证了师生饮水健康。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后勤综合楼,改造了教工食堂,使教工有宽敞舒适的就餐环境。投资200多万元对水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彻底解决了高温期水、电供应不足的问题,每年可为学校节省支出上百万元。投资780万元的图书办公大楼正在建设。下半年,为方便教职工生活,学校又从省蚕科所新征土地6.3亩,准备开通学校东北角侧校门。最大的建设项目4500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教职工可望在新居欢度春节。

10、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一年来,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各项工作都较好地展示了一中形象。党务工作、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妇女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校务公开、安全卫生等都出色完成了任务,多次接受上级检查均受到好评。上学期,为县“两项督导评估”、常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管理现场会、中国·常德诗人节和国家卫生县城复查提供了现场;下学期,为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培训及经验交流会、省级文明县城验收检查提供了现场,并成功地承办了常德市数学学会第十届年会。学校工会在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协助学校为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活跃教工生活、帮困扶贫、计划生育、老干工作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组织教工为灾区和特困职工捐款31000元,捐衣服400件、棉被14床。牵头实施教工常规体检制度(学校为在职教工支付体检费每人每年100元),为教工建立了意外伤害保险。9月,省教育工会授予我校“先进基层工会”荣誉称号,授予赵绪清同志“湖南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年底,学校被评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市级治安防范先进单位”,校长被推荐为“湖南省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年内,中纪委原常务副书记曹庆泽、省教育厅常务副厅长朱俊杰来校视察。湖北松滋一中、湖南安化一中等10多所兄弟学校来校参观。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