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洗墨池文化节>详细内容

洗墨池文化节

他的一生
——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征文活动(高二)一等奖

来源: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 作者:孙小晴(高二1210班) 发布时间:2016-03-20 浏览次数: 【字体:

“嘭”,伴随着一声枪响,他有哀却无悔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那时的中国终还是太弱,八国联军的魔爪直伸帝都北京,烧杀强掠,登上我们的龙椅,嘲笑我们的弱小。可有谁会想到,在那样一个小屋,有那样一个少年,听到消息后,竟拍案愤言:中国要图强,首当倾覆清朝,毫无胆怯热血沸腾。他,就是蒋翊武。

翊武,澧州。

千百年来,澧水都在不停地流淌,淘洗着河底的细沙,润养沿岸的土地,日复一日,默默无闻。他——蒋翊武,仿佛是上天馈赠给古老澧水的礼物;又仿佛是澧水同样无私地淘洗了他的心灵,给予了他正直,明净,润养着他的体魄,给予他力量,勇气。

翊武,伯夔。

当年的拍案愤言,如今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清政府为了安抚民众的情绪,保住自己的统治,再次下达了创办新军的条例,这无疑给了蒋翊武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个以他人之兵反他人之政的绝好机会。那一年,25岁的他化名蒋伯夔,参加湖北新军,开始谋划一个天大的“阴谋”。

他创立了反清革命组织文学会,以武昌小朝街86号为大本营,正式开始“倾覆清朝”的愤言,寥寥谋划着被后世称为的“武昌起义”的计划。但革命哪有一帆风顺的,武昌起义起功了,却只成功了一半,因为它的成果已不属于革命了。

翊武,广西。

看到这样的结果,蒋翊武怒了,当即公开反对夺取武昌起义果实的黎元洪,或能是他忘了,如今当权的是黎元洪;或许,他并没有忘记,只是这样的结果他已不忍相视,唯有愤怒地嚎叫,抒发内心的不平。

他的反对刚刚发出,就收到了回一次,那是所谓的通缉令,无奈之中,他只得逃往广西,却也是在广西,他的一生却也结束在广西。

“奸人”终于得逞了,蒋翊武于广西被抓。“革命总是需要牺牲的”,蒋翊武的命运仿佛就是命中注定;却又好似是美好未来的一个不沁心的意外。

“斩断尘根感晚秋,中原无主倍增愁。是谁支得江山住,只余有哀逐水流。”他低低吟诵着,“有哀”却“无悔”,无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悔自己为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哀,哀是革命的前景,中国的未来,只听得一声枪响终是埋藏了他的有哀。

他的一生,永远定格在这第28载。(指导教师:吕文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