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洗墨池文化节>详细内容

洗墨池文化节

眸中情
——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征文活动(高二)一等奖

来源: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 作者:钟勇波(高二1202) 发布时间:2016-03-19 浏览次数: 【字体:

云层中,溢出几缕阳光,撕裂了秋雨的阴柔;秋风振着一双翅膀,在大地之上低低地飞翔。清冷扫遍逼仄的小巷。古城旁,只剩下我一个人,抚摸石墙,独自遥望。

回转时光的车轮。遥望那峥嵘岁月。一颗颗无情的子弹从我指间穿过,一波波冲锋的号角在我耳边回荡,一股股淡薄的硝烟也弥漫在我心房。就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代,在这片热土上,这所学府,产生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他,就是开国元勋——蒋翊武。2013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今年是蒋翊武英勇就义一百周年。

离他越来越近,此时此地,无人留意。只有我一人,足音跫然,哀伤的音符被我踏响,回荡在这萧飒的秋天。蒋翊武屹立在石碑之上,双目直视前方,拳头紧攥,仿佛要砸向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魑魅魍魉。

不能忘却的历史在他眼中重现,各种情感交织在他深邃的眸中。我驻足在雕像前,久久与他对视。

愤懑从他眸中流露。1884年,蒋翊武出生在澧洲(今澧县)。因家庭缘故,他自小便有改天换地的远大志向。别人劝其参加清朝的科举,以便升官发财,他却怒斥道:“奴隶功名,要它何用!”晚清时期,战争、骚乱频仍,面对腐朽的清王朝,满腔怒火的他振臂呼喊:“中国欲图自强,首当倾覆清廷,建立新政府。”

热火在他眸中燃烧。蒋翊武以宣传革命思想、运动新军为己任,加入湖北新军,组织同盟会,创立文学社,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群众基础。他坐镇指挥了武昌保卫战。武昌城危时,他便与张振武决定——坚持与武昌首义城共存亡。这无不显示了湖湘人士“以天下为己任,经世致用,自强不息,主张反旧,顺时而动,敢于担当,舍生取义”的性格特征。热血早已在他体内沸腾。

谦虚在他眸中闪烁。辛亥革命后,他拒绝中将头衔。回到家乡,对于家乡人的极大热情,他却平淡的说自己并无大功。如此谦虚,更显其之伟大。

然而,如此伟大的人,他的眸中也有无尽的忧郁。对于袁世凯的登基称帝,他忧愁国家的明天,在湖南参加讨袁斗争。1913年,他被捕入狱。在临行前,他写下:“斩断尘根敢恨秋,中原无主倍增愁!是谁支得江山住?只有余哀逐水流”。“当年豪气今何在?如此江山怒难平。嗟我寂冤终无了,空留弩剑作寒鸣”。这样令人黯然神伤的绝命诗。闻之者无不一股忧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泣血的荒原,坐落在饱经沧桑的大地上。头顶,血红的晚霞,撒向空无一人的操场。在那个燥热的1913年9月9日的黄昏,高呼着“来吧!就朝这里开枪”的蒋翊武猝然早殇,那个无情又无义的子弹眼永远留在历史的封面上,刺痛着人民的心。他倒下了,但革命的信念屹立不倒;他倒下了,表情是那么悲愤,但他眸中仍满怀坚定,那是对民主革命终将胜利的信心。

他的眸,是那么的愤懑,那么的热火,那么的谦虚,那么的忧郁,然而,又是那么的坚定。

我迟迟没有收回遥望,彳亍在哀伤的音符中。江河推涌着时光,太阳收起撒了一天的网,渔人和情侣先后离去,只留下我,站在假日空荡的校园,欣赏他的伟岸,领略他的眸中情。(指导教师:周代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