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洗墨池文化节>详细内容

洗墨池文化节

滚滚历史映乾坤 悠悠澧水祭先人
——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征文活动(高二)二等奖

来源: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 作者:吕佳文(高二1201班) 发布时间:2016-03-19 浏览次数: 【字体: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国人逐渐走出了那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年代,迈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忆往昔峥嵘岁月,国破碎,家不堪,既有帝国主义铁蹄狠心的践踏,又有官僚军阀无情的镇压。风雨如磐的岁月,总有那么一些人用他们并不宽厚的双肩,担起着振兴祖国的大义。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夹缝中求生,在压迫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是的,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悠悠澧水,千年流淌,波光粼粼之间闪耀出的是一个又一个不灭的灵魂。历史没有为他们的出现摇旗呐喊,相反,他们却在为历史翻开新的篇章而奋不顾身!蒋翊武,就是澧水河畔这样一位平凡却不平庸的人。他是武昌起义的总司令,面对岌岌可危的清朝统治,他毅然决然发动武昌起义,他高呼:“中国要富强,首先要推翻清廷,建立新政府!”

前行的方向虽已胸有成竹,但这一路的风雨坎坷却是难以预料的。起义前夕,指挥机关突遭清军破坏,核心成员悉数被捕,虽成功出逃,毕竟命悬一线。起义过程中,凝结着蒋翊武汗水的文学社损失惨重,胜利后的果实绝大部分却被共进会夺取,令人痛惜。坚持讨袁,义无反顾,落得全国缉拿,革命举步维艰。

韩黎说: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蒋翊武随后迅速南下广西,伺机高举讨袁义旗。纵使认真组织,精心策划,无奈最终没能摆脱敌强我弱的局面,功亏一篑。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始料未及。蒋翊武不幸于全州被捕,紧随其后便是袁世凯“立刻枪决”的命令。

是谁支得江山住?只有余哀逐水流。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蒋翊武依旧铿锵有声,正气凛然:“生是共和国的人,死是共和国的魂!”有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临死前,蒋公还依然忘我地向周围的人讲述民主共和的真谛,他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包括执刑的士兵。然而,最终并未能摆脱背后暗算的黑枪,蒋公倒下了,他用热血践行着建立新的共和政府的铮铮誓言!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历史的波涛滚滚流淌,多年以后,新世纪曙光普照下的澧水依然绵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先辈们用青春和汗水铺就的幸福之路今天弥足珍贵,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筑起的民族精神定将世代传承!(指导教师:周代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