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洗墨池文化节>详细内容

洗墨池文化节

论彪炳千秋英雄--蒋翊武
——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征文活动(高二)二等奖

来源: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 作者:谭冬芝(高二1210班) 发布时间:2016-03-19 浏览次数: 【字体:

历史的烟尘浩浩荡荡,却总淹没不了千古豪杰的光芒。他的人生之路只走过29年,我们却能从这短短的一生中领悟到许多人生真谛;他用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热血与生命,为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出生入死,成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佳话。

梦回那个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我想将是如何锻造如此之彪炳英雄的内幕一探究竟。可历史早已远去,记忆已被尘封,留下的只是定格在那一瞬间的文字。翻开那洋溢着氤氲迷香的书籍,一个高大、威猛、正义凛然的男子立刻浮现于眼前,我仿佛懂了,是他那特有的精神特质及崇高的人格魅力赐予了他建立不朽功勋的动力。

他既有仰望星空的崇高理想,也有脚踏实地的认真蛮干。他坚信:只有民主共和才能解救国家,实现美丽的中国梦,因此他无怨无悔地永远追求着。在辛亥革命中,他的地位举足轻重,创办文学社,为革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没有他作为总司令的一声令下,武昌起义的枪声也许不会在那个特殊的时刻响起;没有他继黄兴出任总司令,武昌起义的胜利果实也许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早就得而复失。他的这一切策划实干,将其与梦想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他高风亮节,不图虚名。1912年他荣归故里,地方各界在隆重欢迎之时,将州城的多安桥改为翊武桥,其东门改为翊武门,正街改为翊武街。婉言谢绝后,他强调“革命事业尚未完成,民国前途多艰,瞻望前景,实所堪忧,尚有赖同胞,协作精神,继续奋进。”

他敢于牺牲,乐于奉献。二次革命爆发时,蒋翊武在给父母的诀别信中表示:“儿誓志杀贼,保障共和,否则不生还也。”他讨袁失败后,不幸被捕。行刑前,他端坐于大红毯上,向群众宣讲革命,听众动容,有些为之动容。誓死终不忘革命事业,最终从容就义,令人肃然起敬。

百年过后,他的音容笑貌仍永远记于人们心中,他的正义凛然,慷慨赴义激励着一代代儿女!(指导教师:吕文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