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生命
——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征文活动(高二)三等奖
看着那座静肃的铜像默然站在无数个春秋,我的思绪却是仿佛凝固了,与蒋公一起,凝固在了百年前的某个时空。
“我,蒋翊武,生是中华民国的人,死是中华民国的魂,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告诉大家,只有民主共和,国家才有出路,只有民主共和,群众才有希望,中华民国万岁!”然后,他用他灼热的鲜血祭奠了自己永恒的理想,他用他的鲜血包裹着豪情抛洒向了中华大地。
曾忆否?武昌起义中他挺拔的身姿。那是军人的满怀壮志,那是文人的满腔豪情。
发起武昌起义的第一道革命命令的人是蒋公,是一个年仅二十七岁的勇士,亦是一位果敢无比、临危不惧的猛士。我默默欣赏着这位青年的果敢,又不断思索着是什么让他拥有这般的勇气、拥有这坚如磐石的精神气魄。
然,终追溯着历史,觅得答案。
曾忆否?蒋公给父亲的回信中渗透出的滴滴热血。他曾表示,若不光复中国,儿誓不还家。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心或许正是造就了这位铁血汉的原材料。“儿誓不还家”一句定是刺痛了这思子之父的心,可舍小家而求大家的蒋翊武把国之大任归究于个人之大任,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所散发出的是浓烈的爱国情怀。
看如今,蒋公已逝,遗留下岳麓山上的一方坟墓。人归地下,是否热血已冷?是否壮志已散?又是否铁骨已腐?定不会如此。若尽已丧失,国人如何受其感染以燃爱国之心、以立报国之志、以求中华之复兴?百年已逝,我们念了百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蒋公的追求仍横亘于人心,蒋公的精神仍似那被火烧不尽的野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长满中华大地;仍似那奔流人海的长江,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百年来,奔流不息。
曾有一位名家说:“生命如燧石。”,那么我想,蒋公定是使劲地摩擦自己、燃烧的那块。前有古人为国而奋勇,今有学子有如我们需追求着自己所想,做一块发光散热的燧石,像蒋公般无所悔。
为逝去百年的生命寄托哀思,为不朽的百年灵魂致敬!(指导教师:向晓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