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武之路长久远
——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征文活动(高二)三等奖
几十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战火硝烟,血腥暴行,妻离子散都已消散不见,而那些铮铮铁血,革命志气呢?是否也随着那先驱们远去?我时常凝望蒋翊武似正在前行的雕像,他年轻的坚毅的面庞轻轻告诉我们:我和我的精神灵魂,一直都在。
蒋翊武是澧县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人世间的骄傲。小时他就认识破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制度的落后,因而拒绝参加科考。二十几的年纪,就已凭个人魅力和组织能力成为革命的领导人。更让人心情激荡感动震憾的是他的处事风度与态度,在武昌起义前革命已被暴露的前提下,依然坚守小朝指挥部;在湖南都督独立失败向袁世凯投降,他处境危险,却不放弃革命的希望;在被捕将要处决之时,仍旧淡定坦然喝酒,并写下《绝命诗》……
在二十八岁风华正茂的年纪,为革命献身,想必他也是不后悔的吧。他只是遗憾,遗憾没有革命得更彻底一些,遗憾没有带动更多的人民群众加入革命,遗憾没有等到革命真正胜利的那一天。
阅读蒋翊武的事迹,是否能让你热泪盈眶?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逐渐富足的今天,我们敬爱的蒋翊武叔叔,他在哪儿?我只知道,无论这世界怎么变,人们怎样满足舒适,中国始终是需要他的,中华民族始终是需要他的。我大中国,要起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最不能放弃的,就是千百年来的各种精神了。而蒋翊武精神,无疑是其中优秀之一。
要想继承与发扬翊武精神,就必须从娃娃抓起。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是其中坚力量。平日面对难题怪题别唉声叹气,想一想蒋翊武吧;看见不爱国的人与事别熟视无睹,想一想蒋翊武吧;制定理想目标时别图眼前利益,想一想蒋翊武吧…而现实状况仍是需要大加努力的。自革命年代离我们远去以后,我们已经缺失爱国革命精神很久了,做事不再有信仰理想约束,无所谓地违反法则,牟取暴利,那种纯粹的为国好的理想越来越少了。所以弘扬翊武精神是必要的,路途也是艰险的。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翊武之路长久远。愿蒋翊武在九泉之下看到如今的我们能欣慰地笑。(指导教师:吕文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