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洗墨池文化节>详细内容

洗墨池文化节

蒋翊武:傲然脊梁 一代勋魂
——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征文活动(高二)三等奖

来源: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 作者:曾盼盼(高二1216班) 发布时间:2016-03-19 浏览次数: 【字体:

那是我们世代传承的信仰,那是我们永不弯曲的脊梁。——题记

树参竹翠,落花拍肩。美丽幽静的澧县一中校园里学风淳朴,文化底蕴浓厚。学子来往间,一座雕像长久静默地矗立着,眉眼坚毅,气魄能撼山河。那是辛亥革命元勋蒋翊武先生,他高举的拳中,紧握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风骨,一脉精神。每每见到,总能令人敬仰,令人振奋。

历史洪流滚滚波涌,席卷了无数中华精魂,也不曾为谁停留哪怕只有一秒。巨浪虽可叹,终掩历史尘埃,可是阳光不老,英雄不朽,风骨犹在,气韵不息。

小时候起,作为六个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被送去读书的孩子,蒋翊武无论寒暑都履露足趾,挑灯苦读。1903年,在湘西北四府二直隶州五厅共30县的招生中,蒋翊武以第一名考入湘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这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潇潇雨歇,天地一片清明。回首辛亥,花落无声。站定在蒋翊武的雕像前,我想起被历史尘封的那些事情,以敬仰为绢帕擦拭后依然熠熠生辉。武昌起义开始筹备之后,孙武在汉口装配炸弹意外失事,起义计划暴露。蒋翊武毅然决定当晚起义,起义命令却因为起义总指挥部被破获而未能及时送出。脱险之后,蒋翊武又接连下了五道命令,展现出无比的勇气和韬略!当时晚上八时,工程营营代表熊秉坤带头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各路勇士纷纷响应,迅速占领部署,清军望风而逃。黄鹤楼头上,十八星旗猎猎飘扬,武昌首义成功!

而1913年“宋教仁血案”后爆发了第二次革命,蒋翊武在给父母的决别信中掷地有声,气壮山河:“儿誓志杀贼,保障共和,否则不生还也!”“二次革命”失败后,蒋翊武遭到袁世凯通缉,而后被捕。蒋翊武看到了“就地枪决”的电报后,坦然索要纸笔,留下了三封遗书和四首七言绝句。“斩断尘根感晚秋,中原无主倍增愁!是谁支得江山住 ?只有余哀逐水流。”生当践志,死亦明志。绝命诗表达出他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及对后人的无限期待。9月9日,蒋翊武被押至桂林丽泽刑场,着绸衫裤,向围观群众讲堂革命大义,坐红毯从容就义。他深信只有敢于牺牲,以小我成全大我,埋藏在人们心底的胜利希望,总有一天会像种子一样发芽,破土而出!

逝者如斯,历史无言。蒋翊武用生命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被章士钊称为“气象万千”的人物。那个身影如此高大,让人无法不仰止,那个英雄如此不朽,让我们不禁泪满衣襟!(指导教师:张一鸣)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