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
——第六届洗墨池文化节征文活动(高一)三等奖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至今蒋公已经离世一百周年了,而今,他的印象似乎正如辛亥革命一同,正从我们心中逐渐淡出了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忘记历史即是背叛过去。
无论朝夕,无论晴雨,无论暑寒,他始终高举着拳头,而前方不再是敌军盘驻,只是一片被头打平的坦途了。悼念于我们,不过是形式而已,仅此而已?
曾经几时,人们头顶鲜红,心中澎湃,曾经几时,人们低头,于墓前行,流泪默哀,曾经几时,人们操起锄头,为国之建设奋斗不止。遗忘罢,这或许成了时代跨越的必然结果。
蒋公翊武,这是中华国民对开国元勋的尊称,当然,他也难逃厄运。亡国对国民来说一向是难以想及的词汇因为缺乏了紧迫感的缘故对竞争的意识自然便少了。倘若再提及向先辈学习,于是乎,便形成了虚伪与浮夸的套路,与艰苦奋斗背道而驰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初蒋公毅然选择了革命这条道路,想必抱了此等抱负,决心为人民的利益而前进,为了国家的命运自愿入死。即使是遭受了背叛,又哪能打得动他的心,忽闻武昌起义枪声起旋即便调转了舵,投身入火海,万劫不复。这是怎样的爱国者?为义而生,为国而死,现实终究是成全了他,临刑之时,他没有阶下囚的落魄和为偷生而流露出来的苟且,一种将军的气魄,从容,不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中华人的风范,这是对走狗和侵略者的蔑视!
他死了,带着无数人的期冀而英魂犹在,杀我何所谓?还有后来人。开国元勋,这不仅是国父对其的回报,还是前人和来者对其的褒扬。
没有先人之躯,何来后人之乐?忘却太容易,而心中的良知难以泯灭。是的,拦住我们的荆棘已经枯萎,但我们的脚下,还是一片空瘠的大地,青少年,应将热血抛洒,用热情才会有收获。
蒋公的铜像终日矗立,迎起朝晖,他是如夸父一样如此渴求光明,送走晚霞,又如月母般温柔善良。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他是如此的期盼着能够为国求得一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怀念着,并憧憬着。(指导教师:涂双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