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记念蒋翊武先生
蒋翊武,一个勤奋好学、经致世用的学子;蒋翊武,一个鄙弃世俗,追求真理的奋斗青年;蒋翊武,一个舍生忘死,热血澎湃的革命英雄。
一百多年前,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是谁领导着轰轰烈烈的武昌起义?是谁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是谁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新的历史篇章?是他——蒋翊武。
东方升起血红的太阳,一个流血的年代即将开始,一个流血的英雄已经诞生。
1902年,科举考试,飞黄腾达的理想场所,他却指着鱼贯而出的世俗子弟说:“奴隶功名,要也何用?”说着便抛下周围一双双惊愕的眼睛扬长而去。在当时那个思想严重禁锢的时代,他有着自由的原则,这是何等的勇毅与魄力!
他的少年豪情一发而不可收。
他领导着文学社,宣传民主思想,鼓动人民团结抵抗清政府和反动军阀,他号召新军士兵,使其思想迅速革命化,文学社在他的领导下,造就成了一只组织严密、灵活机动的作战队伍。
1911年,孙武炸弹失事,起义就要流产,数千革命同志危在旦夕。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是他果断坚决,将武昌起义进行到底,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
他为了国家和人民奋斗了他的一生,他用着他澎湃的热血,燃烧了他的使命,他以天下为已任,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样怒放的生命,这样崇高的意志,却只是短短的29年……。
1913年9月9日,他穿着丝绸衫裤,痛快地走向刑场。他端坐在大红毡上,向民众讲述革命的真理,慷慨激昂,听众动容,为之痛哭。他指着自己的胸膛,大声道:“来吧,向我这里开枪,中华民国万岁!”排长担心事情有变,举起手枪——子弹自他背后射进,鲜血溅满了红毯,一代民主英雄,消逝了……。
“嗟我寂冤终无了,空余虏剑作寒鸣。”
“从此情丝牵未断,忍余江泪对残阳!”
“是谁支得江山住,只有余哀逐水流。”
几首绝命诗,有着他壮志难酬的惋惜,有着他对革命覆灭的悲愤。
蒋翊武走了,走得那么匆忙,他将一腔热血洒在澧州大地,这培养他成长的沃土。是他唤醒了同胞沉睡的斗志,是他引领着我们解放奋斗!
鲁迅先生说过:自古以来就有拼命实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蒋翊武,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英雄。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现代中国的英雄应产生于我们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应该学习蒋翊武先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习蒋翊武先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蒋翊武先生为国家、为人民奋不顾身的精神!翊武精神是澧州的根!翊武精神是民族的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沙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湘江东去,冲刷去了太多的赞叹,裹挟着一个英雄的神话,注入大海,但翊武先生并未离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指导教师:胡流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