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兰风》>详细内容

《兰风》

国庆获奖征文2003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11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庆随想

2003班 谭胡薇

国土江山,正逢盛世繁华,举杯赏月,恰是与君合时。——题记

2020年,一个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年,在历经新冠之时,我国迎来了举国欢庆的节日——国庆节,而且与中秋节相撞。久违的热闹掩住了新冠留在人们心中的可怖。庄严的的义勇军进行曲再次响彻在耳边,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七十一岁了。

回望历史,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岁月浮现在眼前。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的中华儿女,怀揣一腔热血,坚定报效国家的信念,无畏无惧,为民族的、国家的独立而奋斗着,是他们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中,无怨无悔。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像一个指向标指向正确的道路,像一个夜明珠,照亮了黑暗的中国;1949年,新中国终于成立,无数子民热泪盈眶,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终于自己做了主人。

正面当下,中国人民为了求国富一直在艰难探索。道路蜿蜒曲折,时不时的失误没有让人们失去信心,没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定不移的跟随着中国共产党,当然,历史的功绩告诉我们,我们的选择是对的,我们目睹着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过程,让全世界相信了中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

面向未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祖国建设的更好,让祖国不断前进,我们这一代终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向前奔跑,不负时代,不负国家。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中秋撞上国庆,又撞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弦?往年从来对中秋团聚无感的我今年却有了别样的心酸。在校读书时间长,我距家不是特别远的,一周回去一次,跟爸妈待上几个钟头再回来,却总是想念他们。寝室里有个女孩离家挺远的,一个月才能回去一次,在平时总是念叨说想父母,有时周日看我们返校总会莫名红了眼眶。亲人在家,家是归处,每个在外的孩子一定是会惦记着家的吧,倘若不能回家,那便托明月寄去我们的思念,让思念与亲人团聚。

这盛世繁华,这明月清辉,祝愿我伟大的祖国万古长青,祝愿每家人都能欢聚一堂!

我和我的祖国

2003班 肖璟仪

秋风、毛茸茸、枫叶、毯子、金色的太阳……我在梦里梦见、感受到天气转凉,我们迎来了这个普通的十月、特别的十月。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我们时刻铭记祖国的伟大,铭记过去的峥嵘岁月。我们也常常踮脚眺望,展望美丽蓝图。是每一代青年奋发图强,每一位英雄披荆斩棘,每一届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才迎来如今,迎来光明。我明白我的使命,我应一路向前。

我是伟大的见证者。我存在于历史之中,但我只是旁观者。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之中,我们的祖国一展英姿,运用强大的号召、感召力,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齐心协力,攻克难关。是祖国,让我们懂得爱;是祖国,连接人民的心;是祖国,在危难时刻传递温情。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祖国母亲养育我,成为我最坚不可摧的港湾。

我是伟大的接班人。我生长于祖国母亲的怀抱,也继承发扬她的荣光。此次假期,我来到电影院,观看了弘扬中国女排精神的影片《夺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里约奥运会的比赛。女排队员以2胜3负的成绩勉强挤进八强,倒霉地遇到巴西队。从历史战绩上看,中国对巴西有连败18场的魔怔历史,心底压力倍增;其次,里约奥运会的主办场当然在巴西,周围巴西球迷声音响彻天际;媒体也纷纷唱衰,预测中国女排在打完这场后会直接背包走人,甚至还说中国队与巴西队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总之,面对诸多考验,中国女排在教练郎平的指导下,乘风破浪,扭转战局。谢谢你们,中国女排。我们记住你们的拼搏,记住你们的热情。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耳边萦绕这首歌,心中溢满爱国情。尽管我只是在家中静静祝福祖国,尽管我还是一个学习中的少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我见过祖国的碧海蓝天,看过那“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壮美,聆听过士兵们的、学生们的、老师们的铮铮誓言。我想,这便是我们一生、无数人一生要守护着的净土。一切在这里,都会变得纯洁无暇。

我的祖国是红色的,红色代表热情、爱与生生不息。我和我的祖国,都在红色的光里,和谐地走向前去。

盛世华诞,与子同行

2003班 尹鑫婷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题记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五千年世间沧桑巨变,七十年由青年走向耄耋。只有中国,只有你,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只能在算是短短的70年间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绩,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明天。“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助推着你的繁荣巨变,如今华夏龙狮已抬头,一与世界决雌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跨过亘古,犹记昔日英豪“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犹记昔日才气“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曲”犹记昔日辉煌,“忆昔开元全盛世,小邑犹藏万家室”,目光转到了明清的积郁闭塞,终于曾经俯首称臣的国度,带着他先进的大炮与军队,炸开了这千年的大门,攻占了我“泱泱大国”的疆土,令人唏嘘。《鸦片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数不尽的割地,数不尽的赔款,她太累了,我们的母亲身上满是丑陋的伤痕。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时,终于她盼来了共产党,盼来了毛泽东、周恩来一批批仁人志士,迎来了光明的 曙光,经过不懈的奋斗,新中国诞生了,开天辟地。

记否,那眼神坚定的战士雷锋他扬着钉子精神,始终伫立在人民解放军营;怀着深沉爱国之情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他带着长远的目光站在社会主义改造的潮头;那经历枪林弹雨仍在为国家燃烧的张富清,他倚着青绿的山林,深藏功与名。长江后浪推前浪,先烈的志向鼓舞着今天一批批的栋梁之材。我的祖辈是你崛起的见证人,他们曾抚摸的灰墙土瓦现在变成了高楼大厦,他们曾丈量过海峡到内陆的距离,现在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专注科研一心为国的航天人科研人,他们是要将昔日的邻国的农业一一驳回,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亲爱的祖国啊,今夕是你71周年诞辰,回首这短暂15年你养我,育我,护我,长我。新冠之际,多少台呼吸机,多少笔无偿善款。你予我万里河山的绣锦与太平,你予我一往无前的勇气与自信,你与我新生的希望与契机,我该如何回报于你?唯有立下坚韧不拔之志,锻炼心智与脾气,学习文化知识,将自己努力融入这日新月异的时代,勇做这泱泱大国的弄潮儿,哪管他千帆尽发,只顾莫待桑榆,诗酒趁年华。

捧出一颗丹心,献于亿万生灵,我愿与你并驱,携手同行。屹立于苍山之间,俯视这繁华盛世,吾辈当自强。我愿华夏,世世国运隆昌!

英   雄

2003班 周子祺

何为英雄,很多人都认为英雄一定是做出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对人类社会有极大贡献的人。其实不然,真正的英雄是指那些默默无闻地坚守岗位,拼尽全力,甚至不顾自身安危地尽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平凡之人。

60多年前,烈士们留下保家卫国的那句承诺,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把祖国胡伟在自己身后,把炮火挡在了了国门之外。长津湖之战,零下40摄氏度的纪涵中,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坚守阵地,全联谊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一尊巍然屹立的冰雕,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的黄继光,宁愿烈火烧身也不违反纪律的邱少云,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尽20万志愿军战士在异国疆场悲壮倒下,裂谷忠魂,不留姓名长眠在异国他乡。英烈如同精神的路标,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指引我们该去往哪里。回望过去,无数默默无闻的英烈和他们所承载的丰功伟绩,总能深深地触动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应继承先烈的遗志,续写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把英雄精神熔铸于我们的灵魂之中,以英雄之气魄努力奋斗。

在疫情爆发的当下,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们,展现了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引起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与赞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役中,这些逆行的的白衣天使们冲在了最前面,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除夕之夜,团圆之时,他们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没有丰盛的年夜饭,看不了春晚,坚守在各自的岗位。在辞旧迎新之际使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故事为公众上了最好的一课。最美逆行者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这是80多岁院士终南山对公众的告诫,转过身,他却逆流而上。是他给了我们希望,更给力我们在疫情下难得的安全感。他们不仅是与家方向相反的逆行者,更是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逆行者,他们是时代的代表,更是英雄战士!

历史上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但是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者正是因为英雄的精神和力量时刻鼓舞着中华人民,为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使中华民族焕发出蓬勃生机!

于盛世之中见中华

2003班 李秉洁

五千年泱泱大国,斗转星移,如今,于盛世之中又见你。

-------题记

你是从历史中走出的一头雄狮,历经沧桑的身躯仍怒吼出强健的气势。在古代,你曾几度盛极一时,但封建腐朽的枷锁钳制住了你的实力,你终究是无法抵抗那邪恶的鞭打,你只能任其帝国侵占你的领土,他们一个有一个所谓的平等的条约剥削的你遍体鳞伤,但狮子终究还是狮子,在临危一刻,他怒吼了。吼出了中国的力量,吼出了正义的力量,吼出了胜利的力量,多少革命烈士在你的怀中哺育,他们吸收了最优良的中华传统血液,打倒了外国势力,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势力,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铺设了一条坦荡的大路。71年来,历史的车轮透射出了林则徐,康有为,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代表的爱国人,中华民族啊!千言万语。都述不尽你的伟大,在这盛世里,以全新的面貌再见你依旧是神圣的光辉,普照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你是14亿中国人,用心声谱写的华章,与每一个音符中见证了华夏的成长。

71年来,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建设中华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的满腔热忱。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坚定意志,所以才有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在社会主义探索阶段,我们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还将自主研制的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了太空,让世界的每个角落响彻中国的声音,因为我们不能比别人差,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让中国扬眉吐气。隐姓埋名的邓稼先和钱学森不受外国优厚待遇的诱惑,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赶了回来,他们就是中国的栋梁,一代接着一代努力奋战,我们有了天眼航母,国产飞机导弹……中国迎来了盛世,又在这盛世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你是世界万花丛中的一朵牡丹于端庄大气中彰显了中国精神。

71年来,中国从来都不缺拼命奋战的人,所以在革命精神中,我们有了开创进取的红船精神,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还有大庆精神工匠精神,所有这一切都幻化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在这盛世里这些宝贵的精神都将璀璨中国的历史于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出点点星光。

在这盛世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学子,应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和精神,接起历史的接力棒,迎头向更美好的明天跑去。

愿伟大的祖国在盛世之中再创辉煌!

救   赎

----《撒野》读后感

2003班 俞思瑶

我躲在断墙后面,偷看两个少年徒手摘光,星星映在他们眼底,光却撒在了我的身上。——题记

北方的冬天很冷,钢厂的车站很乱,入眼的是一片冷漠与荒芜,入耳的是一片嘈杂与喧嚣。少年看着前方,没有退路可走,前路尽是迷茫。故事的开头似乎并不出奇,并没有激发我的阅读兴趣。但或许因为它不是语文课上老师要求阅读的名著,而是原耽圈子里声誉颇高的经典,某种奇怪的动机促使我读了下去。

故事的主角是两位少年,一个叫蒋丞,一个叫顾飞。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被迫离开大城市来到小县城,最令蒋丞难以接受的或许不是物质生活上的落差,而是与他原来的生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人。这里的人似乎保留了原始的一切恶习:不堪入耳的脏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态度,自私自利的行为以及各式各样的落井下石与冷嘲热讽。他唯一可以做的只有凭借自己的成绩考出这里。但是,他在这片废墟中发现了一块金子——顾飞。顾飞不同于钢厂的其他任何人,他很优秀,但他的优秀在钢厂中一文不值,在这里,优秀似乎等同于异类。于是,他只能把自己的优秀藏起来,被妈妈和妹妹用锁链禁锢在钢厂。是蒋丞把他挑了出来,让他重新发光。于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开始了。故事很长,承载着我追逐的光。

是顾飞让蒋丞看到钢厂不全是平庸之辈,是顾飞在蒋丞父亲出事后给予蒋丞关怀,是顾飞让蒋丞的学霸光环始终闪耀,是顾飞陪伴蒋丞走过高考时光,见证他走向辉煌。而当顾飞一直为蒋丞默默付出,自己却被困在原生家庭的桎梏中时,蒋丞站了出来,是蒋丞让顾飞的音乐才华为人所知,是蒋丞使顾飞不再对学习无动于衷,是蒋丞帮忙找到许行之开解了顾飞患自闭症的妹妹,是蒋丞带着顾飞接触钢厂以外的广阔世界。

他们带给我的改变,是当我面对困难想要放弃时,会想起有两个男孩不顾一切,奋力向前;是吃夜宵时,开始拿起的书;是心情不好时,想到他们与命运的抗争,嘴角就会不自觉地上扬……

“人这一辈子,可能会放弃很多东西、很多人,但最可怕的,就是放弃自己。”高考过后,分离似乎是必然。蒋丞去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而顾飞为了照顾妹妹,只能留在钢厂。他们之间的差距似乎越来越大,即使顾飞再怎么追,蒋丞再怎么努力拽着他,可是在他的身后,有妹妹、有妈妈、有整个钢厂在拖着他。顾飞累了,于是,一句“算了吧”让蒋丞哭到失声,因为顾飞放弃的不是他,而是自己。我们的生活远没有顾飞那样灰暗,因此我们没有资格放弃。无论什么时候,或许只要再坚持一下,抬头,就会是暖阳春草;但若是放弃自己,便彻底失去了希望。

“人活一辈子,总会有很多经历,各种各样的经历,是你活过的证明。”或许我活过的经历没有书中的故事那样励志,那样跌宕起伏,但我的经历,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故事。对于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无论是悲是喜,是好是坏。我们应该做的,是像书中的少年一样勇敢的接受与面对自己的经历,而并非逃避,因为正是这一种种经历,才构成了我们自己。

“人活着,总会有很多意外,有些意外是意料之中,有些意外是意料之外。”《撒野》就是我意料之外的意外。它不经意间闯入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有了自己的信仰。第一次读它时,成绩正处于低谷,书中的少年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学不下去想蒋丞,活不下去想顾飞”或许是许多撒野女孩的救赎。两个少年是彼此的光,他们在一无所有的少年时期,撑起了三个人的未来。

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撒野为什么要叫撒野?一种理解是《撒野》中所描绘的救赎,会带给很多人温暖的力量。就像是废墟里努力生长,坚韧向上的野草,有一点光和雨露,就撒野般疯长。我们靠着这点力量,离开束缚我们的生活,向着光明的远方,撒野奔跑。《撒野》对于许多人来说,不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种精神与信仰,它激励着我们,追寻更远的地方。

我躲在断墙后面,偷看两个少年徒手摘光,星星映在他们眼底,光却撒在了我的身上,于是我大胆迎光而上,暖阳春草,消逝迷茫,回头望向少年,岁月无恙,风清月朗。

脊  梁

2003班 张天瑞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脊梁,一个是肉体的,它支撑我们的生活、运动;一个是精神的,他教会我们气节、人格。没有了肉体的,尚能坚强生活;没有了精神的,尚且活着,却已“死了”,我们需要挺起脊梁。

国庆已至,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难免会追忆起我中华过去或屈辱,或悲壮,或峥嵘的岁月。纵然中国有过近百年的屈辱历史,但我们仍不乏民族的脊梁:抬棺出征的左宗棠;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战虎门的关天培;孤身迎敌的徐邦道······他们铮铮铁骨,在软弱无能的清廷中闪耀出无比夺人的光芒。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深深体会到什么是——脊梁。这是逆天而行的不屈与悲壮,是激于道义的凛然与伟大。

战争是泯灭人性的,但也恰恰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难道只有朝中大将上阵杀敌吗?非也!难道只有心灵纯洁无瑕之士值得讴歌吗?非也!脊梁,人皆有之。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我们痛恨这帮玩弄权力的该死军阀头子,恨他们各自为营,把中国搅得一团糟。但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之时,各路前往前线抗日的决心日常坚决。无论是中央军,还是不同派系的桂军,湘军,粤军,川军,虽然内战时各有矛盾,但在外敌面前同仇敌忾!淞沪一战,桂军几近全军覆没,白崇禧哭成了泪人,但他仍不悔此举!我们都有自己无形的脊梁,我们平时看不到他,但当危难来临,我们便看得很清晰。纵使国破家亡压在我们头上,正是这脊梁顶住了天。

不仅是勇抗外敌的武将,满腔热血的文弱书生们也有脊梁。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为拯救国人灵魂而斗争的鲁迅先生,即使身世凄惨仍心系天下的李清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中华长河五千载,道不尽这茫茫赤子心。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挺直脊梁。别人劝我等“处事圆滑”,要我等“收去锋芒”,实是要我等行点头哈腰之事,不必理会!不为五斗米折腰。若人人安于现状,遵循着迂腐的所谓潜规则,逆来顺受,谁去打鬼子?谁来突破那社会泥潭的囹圄?新中国怎得成立?若人人相信命运,得过且过,若没有人逆着风!人类怎会在艰难曲折中蹒跚前行。

中国是礼俗社会,正直的人是受尊敬的,但安逸如此久,有人失去了脊梁,有人脊梁不曾直过,有人脊梁长歪了,有人脊梁软去了。于此我愿奔走呼号:挺直中国人的脊梁!

致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2003班 张谨栾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

你们好!

又是中秋国庆双节至,可否九泉之下得团圆。时间如流水,冲走了秦汉的血雨腥风,洗去了唐宋的繁华骄奢,又淘尽了明清的屈辱卑琐,积淀成了历史的河床,养育着千千万万代炎黄子孙。我们经历了黑暗的沉重折磨,渴望着破茧而出,那为我们打破羁绊的枷锁的,便是你们,你们有一个共同且神圣的名字—革命烈士。

回首过去,英国殖民者用尖船利炮轰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使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来,开启近代割地赔款的时代。而清朝却仍惦念着过去的断碣残壁,巷烟落照,几杵疏钟。满腔报国志的你们,怎忍心看见如此景象?于是,我看见新文化运动中的弃戈从文,听见五四运动中“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呐喊,望见红军小米加步枪,二万五千里的壮举。再次谨以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特别是抗日战争中,日本战舰驶进了我们的海港,六朝古都被鲜血染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面对敌人的野心,装备的落后,艰苦抗争了八年,这其中饱含着“国破山河在”的苦楚,这愁绪何尝不像一江春水般向你们滚滚袭来,但你们凭一己之力,堪挑国之大梁,用气吞山河的气概,用前赴后继的决心,用抗争到底的勇气,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诠释了什么叫作:“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我们不曾忘记:狼牙山上的那五个无畏身影,乌斯浑河边八女跳江的豪情,以及黄海海战中与日舰共沉浮的慷慨。曾踏上长城,饱览万里,在气势浩然的砖石群下,看着落日将脚下的长龙染成金红。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时间风干,英雄本色不改,魏巍河山,祖国威严犹在!

革命先辈们,你们听见了吗?祖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强音正在奏响,强国之梦正在实现;你们看见了吗?“一带一路”政策福泽周边,祖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正中央;我记得在祖国七十华诞的盛世上,出现了一辆空阅兵车,那是先辈们的位置。我们不曾忘记,祖国不曾忘记你们!在你们如灯的指引下,我们无惧漫漫长夜,前方是充满荆棘的未知路,前方是国泰民强的中国梦,即将踏上征途的每个中国人,无不用自己的热血奋斗着美好的明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对国家的承诺,“全面小康,保障民生”是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十月寒秋,愿所写的文字能给安息的你们寄去一丝零落的温暖。

此致

敬礼 。                                                                           一名普通的高中生                                       2020年10月1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