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走来两个人
清晨目睹了窗台与雨滴的亲昵,薄薄的凉丝袭卷着万物。可以想象昨夜隆隆雷声后的“盛景”。
背着书包彳亍在上学的漫漫长路,沿着河畔,梦里的画面一点一点地清晰——
一
“三少爷,觉慧。”一抹惨笑,一缕绝音,碧水寒波浸尽了她的炙热。
斜阳雕坠,岸花残喘,一声“鸣凤”。生者泪断肠,死者归无望。风将晚,终只得报月叹归。
河边走来那两人,少女美目含倩笑,少年唇意微翕。十指相扣,用唇语诉说天长地久。没有阻隔,没有威压,湖光粼粼,艳阳安逸,轻风倚在树梢上,细尝甜蜜。梦醒,情终了。银湖星星光点点,少年却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阴阳相盼,终只得在梦里携手河岸。
二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余波定,人心死。一人细水桥下挣脱桎梏,万人书里书外泪满盈。仲卿树下断魂,亦不负兰芝生死相惜。
河边走来两个人,孟婆汤里一场梦,便是俗世也无扰。
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粉白花瓣浅落,浮在水面,飘飘荡荡。
河边走来两个人,少年眉如墨画,唇如笔刻,痴傻痴心望痴人。少女蹙眉咽愁,病容微嫣,轻纱漫扬。肩上担花锄,锄端挂纱囊,手拿竹花帚。送花归冢,日久即化,干净了此一生。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葬的是花,埋的是情。前世的缘分,后世的盟誓都不过伴流水落花东流万里,终不顾。
……
雨后微润的空气把我的世界唤醒,夹杂着一丝烤面包的香甜,在清风拂过脸颊时,醉人醉心。
十五岁的年纪,腼腆地对于捉摸不定的心绪怀揣着如蒙娜丽莎般的神秘。新奇,期待又焦灼,不安。学会了在艳阳下唱歌,学会了在柳树下练琴,随着深深浅浅的脚印去探寻所谓的红尘。对于青春,对于爱情,渐渐熟悉了琼瑶式的点缀,慢慢接受了下里巴人追求的阳春白雪。这不懂事的小孩。就算听不懂云和天,蝶和花的情话,又何必厌恶这俗世俗情!
轻敲着心灵,抖落着香气,何必强求梦幻的爱情,毕竟,这还是个不合适的年纪。
独我一人,仅我一人。听着波纹泛起的红晕,望着鱼肚白的天际。放肆轻唱纯澈的心情。原来幸福也可以这样安静。
恰如河边走来两个人,一人说,一人听,听雨声,听风呤……
(作者:杨若希,高二年级1515班学生。 指导老师:朱辉生。 此文系“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组织的第十七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决赛获奖作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