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为王的多元宇宙
——读《堂吉诃德》有感
“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这句话是我在读完《堂吉诃德》后最想送给这位侠士的一句话,来缅怀其“风光”的一生。
《堂吉诃德》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位五十多岁的乡绅,自封为骑士,一心想去行侠仗义。后来,在游荡时遇到农夫桑丘,并说服他成为自己的随从,许诺给予他一座海岛作为封地,两人从此四处闯荡。但是在最后,两人都在现实和命运的嘲弄下,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堂吉诃德是一个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一心想要行侠仗义,却被身边的人所不解、嘲笑的“骑士”。同时他又是一个同情弱者、嫉恶如仇、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人,这是十分伟大的。
这两种不同的人格融合在他一人身上,给人们一种“含泪的笑”,一种发人深省的笑。每每想到堂吉诃德,我心中都会浮起一丝丝的悲凉。心有梦想并一心向着梦想前进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你的梦想与时代违背,不被时代认可。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在那个骑士阶层早已没落的年代,他一心想要成为一位行侠仗义的骑士,注定是要失败的。但是我又不禁被他那不忘初心的执着所打动。他不顾世人的嘲笑、命运的捉弄勇往直前。而现如今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像他一样还在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我们早已在现实的冲刷下磨去了棱角,我们自以为得到了很多,其实我们失去的才是最宝贵的。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不禁让我想起了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散文《谈多元宇宙》。塞万提斯的一生历尽坎坷,几起几落。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浓缩于笔下,给堂吉诃德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但他在自我与现实中的斗争经历,与朱光潜先生的多元宇宙观相印证。自我宇宙的中心法则或许并不适用于现实宇宙。正如道德的宇宙中道德至上,恋爱的宇宙中爱情至上。然而我们都同堂吉诃德一样,面临的是无数宇宙的交集。堂吉诃德在自己的宇宙中是一位崇高、伟大的骑士。在现实的宇宙看来,他就是一位荒唐傻气的乡绅。纵观堂吉诃德的一生,他的大半辈子都在自我的宇宙中自封为王。无奈现实的宇宙不断压迫,他的自我宇宙变得支离破碎。最后的他失去了信仰,躺在床上度过了余生。亦如那位农夫桑吉,最终辞去了海岛总督的身份,苟且度过一生。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面对自我宇宙和现实宇宙,又该如何抉择。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或许都是在不同的宇宙间选择的过程。朱光潜先生讲的宇宙至上的原则,又能促使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想这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或许你能在自己的宇宙中自封为王,然而你是否又能抵住现实宇宙的重压;又亦是在现实宇宙中颠沛流离,迷失自我。我想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答案。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正是在于引起了我关于这个的思考。
周围的环境总是在不停地塑造这我们,力图把我们变成“他们”的模样。而我们又在不停地与外界作着斗争,想要展示“自我”的模样。每个人出生时,对最初的“自我”无从选择,可是个体不想做那个被别人塑造的自己,更不愿按别人的意愿度过一生。然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大多数人都免不了被环境所改变。既然如此何不将自我的宇宙扩大,在社会改变我们的同时改变这个社会,成为真正的宇宙之王。
不时幻想自己就是堂吉诃德浪迹天涯。这时,脑海中总是自然地浮现出那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人骑马,一人骑驴,在夕阳的映衬下并肩前行,渐去渐远。没有人知道他们会去哪里,或许他们会伴我一生,陪我走完我的人生旅程。我只希望,自己的行动能不辜负他们的陪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