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立德树人>德育建设>详细内容

德育建设

突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来源:《以人育人》 作者:周明明 发布时间:2016-03-09 浏览次数: 【字体: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可塑性极强的有思想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吃穿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一般来说,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无所不管,充当着“管家”或“保姆”。这种管理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独立性,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本期上半期以来,本人越来越感觉到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要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精神出发,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愿望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欲。学生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欲望,才能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才能加速优秀班级的建设。第一任班委基本上由我任命,但从这半期来看班干部工作的主动性不高,不能很好的协助我管理好班级。所以我现在想重新进行班干部竞选。我想只要我好好地引导,一定会选出学生们和我都满意的新一任班委。班委会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无论何时都是搞好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在今后,我会不断的和每一位班干部谈心,明确他们的责任,要求他们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他们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鼓励,尽快使班级管理步入正轨。

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通过班干部竞选后,一部分同学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但大多数同学仍然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只有调动全体同学参与管理,才能真正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锻炼大多数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这就需要制定出多数同学愿意参与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是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是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不能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要讲究科学,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意见,最好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出符合实际,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班级管理制度。我根据有关要求引导学生初步拟定如下班规:

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团结友爱,礼貌待人

2.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3.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活动,为学校、班级增光彩

4.认真值日,保持校园、教室整洁,爱护公物

5.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

班规经讨论修改后一条条写下来,贴在墙上,让学生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制度是由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他们会非常主动地去对照、去遵守,并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班级合力

班级管理有章可循,具体操作可采取分组竞争的分式。小组内成员互相影响,互相督促,互相教育,小组间公平竞争,全班同学共同管理好班级。

分组公平是前提,以学习成绩为基础(成绩只有老师知道,避免学习差的同学感到尴尬,当初编学号我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将同学们分成四个竞赛小组,具体如下:第一名在一组,第二名在二组,依次类推,到第五名折回,可先排好前17名同学的座位;然后排最后17名同学的座位,这部分同学与前17名同学之间双向选择,一帮一;中间的同学互做同桌,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分组后每组选出两个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日常事务,包括学习、卫生、纪律、文体活动等;组间竞争也相继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前五分钟,由班委会主持,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下,按班规对当天各组在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每月一次总结,评选出优胜小组,给予奖励,当然是精神鼓励为主。此过程不仅班干部参与了班级管理,小组同学也必须团结合作,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小组间展开的良性竞争,又提高了竞争意识,激发了同学们的进取心

四、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班级管理的主人是学生,好像没班主任什么事了,其实不然,而是对班主任的要求更高了,不但是“导演”还是“演员”,其角色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是进一步加强了。譬如,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组间竞争,有竞争就有胜负,获胜小组的同学,精神状态极佳,信心十足地准备下轮竞争,而失败小组的同学不免垂头丧气、互相埋怨。甚至有的小组会要求开除某个表现不好的同学,这时班主任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一方面,教育同学们,要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另一方面,找这个同学谈心,寻找差距,鼓励他迎头赶上,同时必要时也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对于获胜小组的同学,提出表扬的同时,又要提醒他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我想如果那样的话,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就会增强。在学习方面,各科代表每天在后面黑板上写出当天要完成的任务,小组长检查当天学习效果,遇到不会的问题,同学都能利用课余时间讨论解决;在卫生方面,同学们在各司其职的情况下,能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保持室内外清洁;在纪律方面,班主任不在比班主任在时,表现的更好;在活动方面,班干部各负其责,组织活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活动。我相信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后,我们班在各方面都会取得好成绩。“管是为了不管”,也就是说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班主任要善于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不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才有底气去进行班级管理;不断洞察学生的心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更多的去注重指导,使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机的结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