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立德树人>德育建设>详细内容

德育建设

将爱心进行到底

来源:《以人育人》 作者:李先春 发布时间:2016-03-08 浏览次数: 【字体:

大作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对学生充满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条基本准则。

一、公正是“施爱”的基础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权贵之家或平民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由于我是中途接手这个班级,在向其他老师和老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时,我只是听,不作任何评价,尽管他们告诉我哪些同学优秀,哪些同学特别调皮等等情况,但我一再告诫自己决不能凭他们的话就给那些所谓的调皮的同学“判死刑”。而是尽量去忘记这些同学的名字,以免自己先入为主,力争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结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发现任何学生对我产生逆反心理。我知道,我的公平爱心起作用了。

二、真挚是“施爱”的前提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

学生马天雄周末在家里不小心摔了一跤,不幸将脾脏摔破,只好动手术摘除了脾脏,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我马上帮家长办好了去保险公司理赔前的一切手续,并自掏腰包让班上学生代表买了鲜花和水果去医院看望马天雄,这一在我看来举手之劳的事情,却赢得了家长的万分感激,同时,也使马天雄同学从此更加勤奋学习,班上的同学也对我有了更深的了解:老师不偏心,因为马天雄同学原来并不优秀啊!

三、尊重是“施爱”的关键

优秀的教师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施爱”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有礼貌地对待学生。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的批评都会招来失败,甚至导致师生的对立。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强,对他们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避开严厉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

卜龙龙同学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有一次课间,我看见他在走廊里追打另一个同学,便二话没说,要求他们站着听一节课,另一个同学规规矩矩地站了,可他却极不情愿的样子,并用仇视的目光盯着我,当时的我气得火冒三丈,将他喊出教室并扇了他一耳光,平时像个骄傲的公鸡的他马上流出了泪水,我立即意识到自己过火了,便问他为什么,回答我的是沉默。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我的火也消了。便委婉地问他,他说父母从不打他,我一听火气砰的一下又上来了,但这次没发出来,而是耐心地给他讲打架追赶的危害,做一个文明的“九澧人”等。从此,再也见不到他追赶打闹的身影了。

四、教会学生做人是“施爱”的着眼点

全班正在教室排练节目,站在队伍中的王杰同学却突然呕吐了,呕了一地的秽物,全班同学便作鸟兽散,站在讲台上的我还来不及整理队伍,马上跑到办公室拿来扫帚和撮箕打扫垃圾,味道的确难闻,我从教室扫到走廊,一直扫到厕所。转回头,教室里站满了学生,只有一个劳动委员在用拖把拖地,其他人依然乱作一团。我恼羞成怒,冲上讲台,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几个大字:整理好课桌,立即回原位。至于已经打了吃饭铃声了我也不管了!沉默了两分钟后,我发火了:大家的爱心哪儿去了?奉献意识呢?平时帮大家修窗户、修饮水机、修门栓是我这个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事情,可大家也不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啊?难道我所做的一切对大家没有丝毫的感染?王杰呕吐了,没有人搀护着他去卫生间,老师动手扫垃圾,大家却无动于衷!试问,大家的这种麻木不仁是天生的吗?如果是,那就请大家从今天开始学会怎样做人吧?下周每人就这件事写一篇500字以上的周记交给老师!

这是我第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这么大的脾气,尽管在盛怒之中,我还是注意到绝大部分同学羞愧的低下了头。我知道,即使文化成绩再优秀,做人毕竟是第一位的啊!经过这件事情,同学们受到的震动极大,班上的好人好事明显多了起来。看来,必要的时候,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要我本着一颗爱心。

五、面向大多数是“施爱”的出发点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一直坚持一个做法:班级管理承包责任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四个同学的学习并有义务帮助他学习,每个大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四个小组长的学习,一天一检查,一周一评比,一期一总结。最初,孩子们对这件事积极性不高,需要经常提醒,但今天,孩子们已经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承包制了,而且,我班学生的后进面相对于全年级来说极少。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爱,是启动班主任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爱,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热爱、理解、尊重、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最后,让我用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作为总结吧: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那段青春年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